產品不一樣、調研程度不一樣,調研所得效果也不一樣,這是大家普遍共識的話題。但在一場調研中,怎么讓調研更有效?怎么讓最終的解決方案真的能解決用戶的問題?我們先來看看下面的案例。
讓人又愛又恨的裝修!讓人抓狂的選擇困難癥!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幫助我們破解裝修中的選擇障礙,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那一個答案呢?
一起看看我后來跟友人的另一場對話吧--
以上,是不是有些類似我們設計師與用戶進行需求調研的場景?
第一種用戶調研,詢問用戶的感覺(甚至是用戶自己的解決方案),然后提出設計師的解決方案。雖然看著有理有據(jù),但結果會讓用戶更糾結。
第二種用戶調研,了解用戶的喜好、居住狀態(tài)預期、生活場景、以往家裝中出現(xiàn)過的問題、對燈具的期待等,從中引導用戶自己思考、發(fā)現(xiàn)和總結,然后再一起討論最后的解決方案。
產品不一樣、調研程度不一樣,調研所得效果也不一樣,這是大家普遍共識的話題。但在一場調研中,怎么讓調研更有效?怎么讓最終的解決方案真的能解決用戶的問題?
筆者的觀點是:同用戶一起發(fā)現(xiàn)和探究問題的本源。如同上面的案例所述,家居燈具的本源,是用戶自身所期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質的一種折射。讓用戶搞清楚這一點,才能讓用戶更看清自己的需要并真正的受益。
關于用戶需求訪談的3個基本問題,筆者的建議是:
1. 你正在解決什么問題?為什么要解決這個問題?(收集內容信息)--挖掘產品使用和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至少問5個為什么,直到你理解了用戶的痛點。
2. 用戶與產品相關的任務有哪些?背景怎樣?目前用戶是如何完成這些任務?如何解決他所面臨的問題的?(分析任務背景和流程)--搞清楚工作流程和任務結構,能幫助我們確定從哪里著手解決問題。
3. 用戶期望如何通過產品幫他完成任務?產品/設計師有什么方法能幫助用戶做得更好?(發(fā)現(xiàn)機會)--大部分調研在設計師思考此問題前其實就結束了,這個問題是讓用戶給設計一些提示:在哪些領域用戶最需要幫助。當然,這個問題也能幫助設計師確認或者推翻你的團隊在產品方面的某些設想。
真正的產品設計和開發(fā)過程中的用戶訪談,遠比筆者所敘案例復雜。但用戶訪談背后需要抓住的東西,是殊途同歸的。發(fā)現(xiàn)用戶、分析任務、發(fā)現(xiàn)機會,抓住這三個核心話題開展訪談,相信將對設計師們理解用戶、理解需求大有裨益。